擺渡人看新聞︱為何歷經創傷後還能面帶笑容

近日社會所關注的新聞議題之一「失聯47天台灣登山客尼泊爾獲救」。

當大眾熱烈討論登山客獲救的傳奇經歷時,卻有篇報導獨樹一幟的以【新聞:為何歷經創傷還滿面笑容?】為題,探討著創傷後心理狀態與反應,對照新聞照片中,痛失女友卻獨自獲救的登山客受訪時的滿面笑容,格外讓人不捨。

報導中提及遭遇重大劫難的受創者,出現與實際狀況有落差的情緒反應,往往背後隱藏著的是想要試圖溝通的訊息。

如:「我缺乏適當工具處理負面情緒」、「我很好,你不需要特別照顧我」,甚至是自我貶抑的覺得「創痛沒那麼重要,因為我沒那麼重要」。

我們周圍的夥伴中,有許多人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人生驟變,被迫瞬間抽離熟悉的生活方式及人際圈,從獨立自主的個體變成需依賴他人打理日常,這些因生理改變而造成心理上的劇烈變化,常常讓人因措手不及無法妥適處理,進而出現與大眾認知相反的情緒反應,周遭的人這時如果能多一分理解與覺察,將可能是協助夥伴們接受改變與接納自我的關鍵時刻。

「受創者帶著笑容描述創痛經驗並不是不尋常的事,它也可能傳遞著有助我們理解受創者心理的溝通訊號」當遭逢重大意外時受創者可能出現相反的情緒表現,有些時候,笑其實是最安全的防禦動作。眼見不一定為憑,多一分覺察和理解,讓我們用關懷代替曲解及指責。

✎相關報導:他為何歷經創傷還滿面笑容? 心理治療師說很正常
https://www.mirrormedia.mg/story/20170502int_traumasmile

arrow
arrow

    擺渡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